日期:2021-02-01 来源:天眼新闻 编辑:党委宣传部 陈祥贵 点击:
我叫孟立科,是贵州医科大学驻黔东南州三穗县工作队队长、三穗县八弓镇马鞍村第一书记。
孟立科组织驻村干部和村两委搬运铺设管道,保障村民生活生产用水。
2018年3月,在黔东南州三穗县减贫摘帽冲刺阶段,我奔赴该县八弓镇马鞍村担任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。
马鞍村是深度贫困村,山大沟深、人多地少,基础设施薄弱,村民观念落后,全村户籍人口330户1257人,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702人,贫困发生率56%。
三年来,为实现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”的目标,我心怀对家人的思念与愧疚,带领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干部,动真情、动真格,真扶贫、扶真贫,吃住在村,工作在村在组、在农户家中。无论寒冬酷暑,我行走在田间地头,出入于农家小院,摸清实情,理清思路,围绕“一宣六帮”,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。
宣传党的方针政策。我组织和引导村两委和全体党员,努力学习各级会议精神,及时召开学习座谈会和工作推进会,组织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干部学通弄懂上级各项文件。并充分利用村民小组会、农闲院坝会等形式,向村民大力宣传系列惠民政策,让“两不愁三保障”、“四场硬仗”等和群众密切相关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。
帮助建强基层组织。我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驻村工作的重要任务,积极配合县乡组织部门,开展村级党支部书记、文书和纪检委员的调整工作。调整后,马鞍村现有党支部书记1名、村主任1名、副主任2名、文书1名、纪检委员1名,村干部配置较为完善,为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。
帮助抓好产业发展。我带领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干部积极推广“党社联建”发展模式,村级集体经济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。目前,村里建成投产年出栏4千头的生猪养殖场1个,以“三权”分离的模式发展经营,收益覆盖所有166户贫困户,现已分红11万余元,户均增收600余元。此外,村里还建成投产年出栏6万羽的生态鸭养殖基地1个,顺利完成50余亩土地流转工作,并召开养殖基地土地流转资金发放仪式,兑付土地租金14万余元,带动全村养殖业发展。
帮助落实好扶贫政策。我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村减贫摘帽实施方案,逐一走访在村农户,制定未脱贫户的脱贫计划,为缺乏劳动力的贫困低保户,送去御寒衣物和生活电器,帮其申报公益性岗位;为急需医疗救治的患病贫困户,联系治疗医院和主刀医生,申请社会帮扶资金,免费为该贫困村民完成开颅手术,现恢复良好。我带领村“两委”和驻村干部,对16个村民组老旧危房进行了地毯式摸排,将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和地理环境不适合居住的90户农户,纳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,并于2018年年底全部搬进新居。
帮助抓好劳动力就业。我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干部,以贫困村民为重点抓转移就业工作,建立劳动力台账,大力抓好全村劳动力转移服务,宣传省内外及三穗县务工信息200余条,组织村民参加各类技能培训100余人次,让贫困劳动力走得出、站得住,保障一户一就业,稳定脱贫。
帮助创新基层治理。我将全村16个村民组划分为9个网格进行管理,协调了护林员和保洁员岗位35个,既建立森林防火卫生维护长效机制,又保障了贫困农户的稳定增收。我组织村两委和驻村干部学习政治理论知识,学习党纪法规,增强为民服务意识,促使村干部严格按照制度办事,切实做到事前报告、事中监督、事后公布,确保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落实到位。
2019年1月凝冻灾情严重,孟立科查看树木倒伏情况,保障入村公路正常通行。
帮助为民办事服务。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村里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,完成房屋修缮“透风漏雨”治理项目3户,人居环境“三改一化”提升项目26户;维修整村人饮工程,8个村民小组实施集中安全饮水工程惠及126户,5个村民小组实施散户安全饮水工程惠及71户;升级改造全村变电系统,并新建村寨照明路灯219盏;修建完成组组通公路6500米,硬化联户路2100米;稳步推进宽带网络向村组延伸,光纤宽带速度也由原来的20M提高至100M。
经过不懈的努力奋斗,2018年12月,马鞍村顺利退出贫困村序列;2019年12月,马鞍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;2020年7月,马鞍村顺利完成脱贫攻坚普查工作。
环境显著改善,产业稳步发展,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,干部群众思想观念明显转变……如今的马鞍村,发展日新月异,面貌焕然一新,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。
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雨 整理
来源链接地址:http://jgz.app.todayguizhou.com/news/news-news_detail-news_id-11515115563239.html
版权所有 ? 贵州医科大学版权声明隐私说明备案编号:黔ICP备19007765号-1 公网安备 52010302000012号